|
|
学生党员看两会 |
|
2012-04-10 来源:戏曲学院学生党支部 |
戏曲学院学生党支部曹颖老师、熊梦楚老师于3月28日召集全体学生党员在春日校园的草地上以座谈会的形式召开了“聚焦两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为主题的学习心得分享。会上,学生党员结合实际、各抒己见,纷纷就“两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教育、就业、民生”等问题备受瞩目,对此,许多同学都能联系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现摘录部分学生党员的精彩观点:
蔡丽君同学:在此次的两会众多议题中,我关注的最多的莫过于和我切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重点反映的问题之一,国务院已连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社会各界合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未来几年内,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约为750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更是给大学生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一是由于近年大学扩招数量超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二是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陈旧,艰苦岗位,基层岗位不愿意去。三是受大学扩招影响,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人才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大学生就业难危害巨大,它既阻碍了大学生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途径,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国家核心竞争力,也给社会安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首先我们应该要有“信心”。在今年的两会上,提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信心”,即是说我们在对自己的事迹情况和各方面能力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自己先给予自己肯定。其次,我们不仅要有信心,还得有实际的行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单方面的依赖政府的政策,我们自己也要真正的走出去,积极寻找各种机会。
孟子欣同学: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在继续,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燃眉之急,这些热点问题,也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两会有了更多的期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如何解决不断增加的就业需求和缩水的岗位空缺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改变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现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关注并且须解决的问题。面临世界经济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背景,各个大公司纷纷裁员,新的人员都不大进入,大学毕业生还是要毕业的,没有办法让他们延迟毕业,因此供需之间的矛盾就比较突出。曾经有人说过,其实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好的工作并不眷顾所有人,拥有一份好工作可能需要你经过几年的准备。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满怀信心认为,凭着自己的才能一定能在社会上找到施展自己的舞台。可是,当真正面对现实遭遇一次次的碰壁之后,在自信心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一切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而且,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更不用说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很多大学生就业定位错误,盲目追求热门职业、环境舒适的职业、高薪的职业,造成了饿“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的尴尬局面。大学生毕业后,可以下社区、进乡村、加入中西部大开发等等,而不是盲目的聚集外企,挤公务员这根独木桥。大学生应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很多成功的例子证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虽然创业的道路上是充满艰辛与坎坷的,但是要相信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大学生要有服务社会的思想。认得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应本着这种想法去就业。那即便是深入基层,也会觉得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对社会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自身的满足感也会油然而生。
田琳同学:我尤其关注了大学生就业与培养的问题。在3月5日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从以上的观点看来,国家非常重视我们青年人才,同时也给予我们很好的发展平台,辅助我们创业等等,我们也要珍惜国家对我们的培养与支持。身为预备党员的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钻研学问,早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丽清同学:我特别关注的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新读书无用论”值得探讨,在农村有些地方不重视教育,在聊天中了解到的情况,初中学生有40%学生最后放弃学习,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理由一般是“读书没啥用”“读不读书没多大区别。”这与学校管理,教师水平和责任心有关系,教育关乎孩子的一生的前途,这种状况令人忧虑。今年“两会”上教育再次成为热点问题。在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心理,这个年龄更需要是教育,收入不公平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的一生。社会稳定离不开不同群体的融合与流动,教育便是弱势群体提升地位的方向和渠道。因教育不公而至此路不通,让底层的孩子永远在底层,让农民的孩子世代为农民,阶层之间的差异无法调和,社会将失去自我调节机制而失去平衡,甚至陷入混乱和崩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技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达4%”。这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正在努力的改变教育现状。
叶丽莎同学:对于我来说,“两会”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会说我没有经验,也对社会不熟悉,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在缺乏社会经历,缺少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就业定位要准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再次,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袁超同学:我要提出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点想法:一、要打破高校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法治框架中 的高校和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制定有关立法,确定国立大学体制改革的思路、目标。从取消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开始,通过建立大学拨款委员会、实行校长遴选制度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使部属高校成为首先落实自主权、自主办学的高等学校。 二、成立专门的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向各学校拨付法定的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不再掌握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权,而是通过一些专项,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在高校中推进政府部门需要的教育与学术研究活动。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保障了政府对学校的基本教育投入,而政府部门的立项,则体现了各校办学的差异性,促使各校展开平等竞争。 三、公立高校应成立大学理事会,负责学校重大事项,包括战略发展方向、校长遴选、预算审批等决策。大学理事会组成成员可包括: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大学教授、知名校友、学生代表、社会贤达。人大代表与政府官员可在大学理事会决策中,体现举办者对学校办学方向的把握。
吴德俊同学:我比较关注民生问题。还有两个月,就该正式踏上毕业岗位的我,已感受到自己周围的许多压力,并且,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逐渐的变少,来学校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在这次的两会中,我也体会到了周围的种种变化,国民经济在不断提高,各地方预算草案也在逐渐完善,但是,有许多生活中的各方面,还是有些不便之处。之前看到些报道,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每天需要往返走五十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去到学校,因为没有校车,他们每10天才回家一次,住在学校,而且设施很差,公路其实早就修好,但是就是因为经费问题,这些孩子们,每次往返家里学校,都需要走五十多公里,差不多得走一天的路才能到家,看到这些,真的很想帮助他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捐出一小部分的钱,就能聚集起来,为他们购置校车,能够让他们在来回的路上轻松一些。世间有许多的家庭,每个家庭都过着差不多也差很多的生活,有一群特殊的小孩,他们身患自闭症,被社会上的许多人所不能理解,并且这些帮助他们的机构也并不够完善,对于他们的未来,也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保障,他们的家长也说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同,生活上虽然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来照顾自己,但毕竟这也不是办法,现在他们还没老,可以照顾孩子,打理他们的生活,可是总有一天,他们会老,会离开自己的孩子,那时,他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些孩子的未来,该有谁来保障,一些种种的问题,还是需要去慢慢的完善,去更加的具体化,但是,我相信,有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的关爱和呵护,他们的未来一定能够更加的开心快乐。
孙雅楠同学:在今年我国“两会” 热点话题中,我比较关心校车安全问题。我觉得目前大众认为的单纯的进口的校车不是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我国全民道德意识水平的问题,公民对学生安全关注程度问题。假如好的校车只是用来不怕被撞击,而不是树立在学生的安全问题上,那么我们国家花了大量资金够买的校车就不能起到基本的表率作用。我国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上学甚至都是走着崎岖的山路。寒假期间,我观看了CCTV报到的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那些生活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为了上学,在冬天,他们每天要花掉八个小时的时间步行去上学,他们要穿过田地、小河、甚至还有野猪林,他们连骑自行车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质量好,价格昂贵的校车了。然而他们的安全又有谁来保障?在我们生活中,当我们打车或者坐公交车的时候,听见消防车和救护车鸣叫时,司机们都会主动的减速、让路,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知道那是拯救生命的车,在这辆车里,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他无关职业、无关地位、无关性别、无关年龄,他是一个和我们千家万户都有联系的生命。想想我们校车里坐的是谁,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子孙,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谁能说他们以后不是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不是人民教师,人民子弟兵,他们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重视。如果我们能注重校车的安全本质,我们也可以自己造校车,我们可以大力投入科技发展,或许不久的将来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坐上好的校车,也能给他们请位好老师、盖间好校舍。
胡丁允同学:教育事业一直是历届两会关注的重点,关于教育的提案议案也层出不穷。今年的两会,新东方CEO俞敏洪就带来提案,建议把高考英语分数降至100分,并且让四六级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的条件。这一提案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俞敏洪认为,把四六级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是极其荒谬的,因为进了大学,有并非所有专业都需要大量的英语学习。考英语是必要的,但课程设置还需改进。四六级也许是很多同学的一块心病,取消四六级门槛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将减轻很大的压力。然而,取消了四六级门槛,我们还会有这样的热情来学习英语吗?这又会对中国向国际化迈进有怎样的影响?这都是两会留给大家的思考题。大学仅仅是人生中一个短短的篇章,走出校园,我们还将面临着社会的挑战。其中,创业也许是很多同学的选择。今年的两会,人大代表顾晓松就带来了提案,设立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学生创业的种子期是创业的瓶颈,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挫败了很多有着创业梦想的青年人。如果国家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资助,帮助他们度过困难,也许国内的创业前景就大不相同了。如果这一提案得以通过,对于希望毕业后创业的同学,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希望大学生们不要置国家的大事于不闻。其实关注这些热点话题,就是关注未来的政策,就是关注未来的机遇,就是关注个人未来的发展。我们大学生党员尤为要做好模范作用,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高森同学:校车安全系数的解决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我个人认为校车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属于国家体制问题。我们国家没有出台一个关于规范校车生产和校车规范使用、购买等一系列标准的法律指导,所以导致校车没有做到规范的普及。教育部门也应该在校车上做到相应的政策措施。什么样规模的学校应该配备多少辆校车,按时定期的对校车进行入场检修,并且应该进行一系列的逃生演练,同时也要加强对校车司机的资格认证标准。有了这样一系列的标准后,校车的硬件标准才算符合。我们公民也要加大对校车安全的关注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关心这些正在上学的孩子和他们的未来。
|
|